DNS课件
一、DNS简介

1. 什么是DNS?
DNS,全称为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如example.com)转换为IP地址(如192.0.2.1)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NS允许用户使用友好且易于记忆的域名来访问网站,而无需记住复杂的数字IP地址。
2. DNS的历史
1969年:ARPAnet建立。
1983年:域名系统(DNS)正式启用,取代了HOSTS.TXT。
1984年:DNS正式标准化,并在RFC 882和RFC 883中定义。
1985年:第一个顶级域(TLD).com启用。

1986年:NSFnet成为第一个支持DNS的网络。
1992年:DNS根服务器从6个增加到13个,一直沿用至今。
二、DNS域名空间
1. 域名结构
根域:用“.”表示,是DNS树状结构的顶层。
顶级域(TLD):如.com、.org、.cn等。
二级域:如example在.com下的example.com。
子域:下一级的域,如www在example.com下的www.example.com。

2. 名称空间分级树
DNS名称空间是一种倒置的树状结构,最顶层为根域,逐级向下细分。
三、DNS服务器角色
1. 主DNS服务器
创建和维护主区域的DNS服务器,保存自主生成的区域数据,可读可写。
2. 辅助DNS服务器
从主服务器拷贝区域文件,只读,用于负载均衡和容错。
3. 转发器DNS服务器
负责向外界DNS服务器查询数据,其他服务器利用转发器传送数据。
四、DNS解析过程
1. 递归查询
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本地DNS服务器,本地服务器代表客户端完全解析域名(直到获得最终的IP地址)的过程。
2. 迭代查询
DNS服务器为客户返回下一个最佳DNS服务器地址,让客户自己继续查询,直至得到最终结果。
五、DNS记录类型
类型 | 描述 |
A | IPv4地址映射 |
AAAA | IPv6地址映射 |
NS | 域名服务器记录 |
SOA | 起始授权记录,标识区数据的开始 |
MX | 邮件交换记录 |
CNAME | 别名记录 |
PTR | 反向记录 |
TXT | 文本记录,用于存储任意文本信息 |
SRV | 服务记录,用于特定服务的查找 |
六、DNS性能与优化
1. 缓存机制
递归服务器缓存先前查询的结果,以减少后续查询的时间和负载。
2. 负载均衡
通过DNS轮询等技术,将请求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提高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3. 递归服务器配置
合理配置递归服务器,确保其能够快速响应并处理大量查询请求。
七、常见问题与解答
1. 什么是DNS缓存投毒攻击?
DNS缓存投毒(Cache Poisoning)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伪造的DNS响应,将错误的IP地址信息注入到DNS服务器的缓存中,从而劫持用户的网络流量,防范措施包括启用DNSSEC(域名系统安全扩展)。
2. 如何更改DNS服务器?
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网络设置中更改DNS服务器地址,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网络和共享中心” > “更改适配器设置” > 右键点击当前连接 > “属性” > “Internet协议版本4 (TCP/IPv4)” > “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进行设置,常见的公共DNS服务器包括Google的8.8.8.8和114.114.114.114。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0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