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ing的定义与用途
1、Ping是因特网包探索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用于确认因特网上的一台主机是否可达。
2、通过向特定的目的主机发送ICMP Echo回显请求报文,并根据回复的ICMP回显应答消息,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并获取连接的丢包率和平均往返时间等有关状态信息。
二、工作原理
1、当网络管理员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ping命令时,主机会向目标设备或指定的IP地址发送ICMP回显请求消息(ICMP Echo Request Message)。
2、这些请求消息是最多64字节的小数据包,用于判断数据包是否成功到达对端。
3、目标计算机收到回显请求消息后,会将ICMP回显响应消息(ICMP Echo Reply Message)送回原始计算机。
4、发送请求的本地计算机等待远程主机的响应,并根据收到的响应计算往返时间(RTT)及显示相关信息。
三、常见参数及含义
参数 | 含义 |
t | 持续对指定的计算机进行ping操作,直到用户中断 |
a |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
n count | 发送指定数量的ECHO数据包,默认值为4 |
l length | 发送包含指定数据量的ECHO数据包,默认为32字节,最大值是65,527字节 |
f |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避免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
i ttl |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指定值 |
v tos |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指定值 |
r count |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可指定最少1台,最多9台计算机 |
s count | 指定跃点数的时间戳 |
j computerlist | 利用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IP允许的最大数量为9 |
k computerlist | 利用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IP允许的最大数量为9 |
w timeout |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
destinationlist | 指定要ping的远程计算机 |
四、使用示例
以Windows系统为例,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www.baidu.com”,按回车键,即可开始对百度服务器进行ping操作,屏幕上会显示每个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情况、往返时间等信息。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题:为什么ping通了但无法访问网站?
解答:ping通只能说明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网络连接是畅通的,但无法保证应用程序层面的通信正常,可能是目标服务器的Web服务未启动、DNS解析错误、防火墙阻止了访问等原因导致无法访问网站。
2、问题:如何通过ping命令判断网络故障的位置?
解答:可以先ping本机IP地址,若不通则可能是本机网络配置有问题;再ping网关地址,若不通则可能是网线或路由器接口等问题;接着ping远程网站的IP地址,若不通则可能是DNS解析问题或远程服务器故障等,通过逐步排查,可以大致确定网络故障的位置。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3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