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S劫持(DNS Hijacking)
1、原理:通过篡改DNS系统的域名解析结果,将用户引导至恶意网站,攻击者可能入侵DNS服务器或用户的本地设备,修改DNS配置,使合法域名指向攻击者的IP地址。
2、攻击方式:
本地劫持:将目标域名解析到本机的IP地址上,使用户在访问被劫持的域名时被重定向到虚假网站。
路由器劫持:攻击者通过攻击用户路由器,修改其DNS服务器配置,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攻击范围。
中间人攻击:攻击者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拦截DNS查询请求,并将恶意解析结果插入其中,实现域名劫持。
3、影响:用户隐私泄露、财产损失,企业声誉和业务受损。
二、DNS缓存投毒(DNS Cache Poisoning)
1、原理:攻击者向DNS服务器发送伪造的响应数据,污染其缓存,使后续的DNS查询返回错误的IP地址。
2、攻击方式:利用DNS服务器缓存机制中的漏洞,注入虚假的DNS记录。
3、影响:用户访问到恶意网站,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
三、DNS欺骗(DNS Spoofing)
1、原理:攻击者伪造DNS响应,使用户误以为访问的是合法网站,实际上却被引导至恶意站点。
2、攻击方式:通常与中间人攻击结合使用,进一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3、影响:用户隐私泄露,可能遭受金融损失。
四、DNS放大攻击(DNS Amplification Attack)
1、原理:利用开放的DNS服务器向目标发送大量伪造的查询请求,导致目标服务器因处理大量响应而瘫痪。
2、攻击方式:通过僵尸网络生成大量虚假DNS查询,使攻击流量被放大。
3、影响:目标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正常服务。
五、DNS隧道攻击(DNS Tunneling Attack)
1、原理:利用DNS协议进行数据泄露或绕过防火墙的技术。
2、攻击方式:将数据编码到DNS查询和响应中,实现隐蔽的数据传输。
3、影响:可用于窃取敏感信息或进行远程控制。
六、僵尸网络反向代理(Fast Flux)
1、原理:使用受感染主机的动态IP地址充当后端僵尸网络主机的反向代理,逃避安全扫描。
2、攻击方式:组合使用点对点网络、分布式命令和控制等方法。
3、影响:恶意软件网络更难被检测到。
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如何防范DNS劫持?
答:使用HTTPS协议、DNSSEC、可靠的DNS服务提供商以及代理等方法可以有效防范DNS劫持。
2、问:DNS放大攻击的特点是什么?
答:攻击流量被放大,使目标服务器因处理大量响应而瘫痪,攻击效果显著。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4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