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是一种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以层次结构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允许终端用户设备将给定的人类可读URL转换为网络可以理解的机器可用IP地址。
DNS的工作原理
1、客户端查询: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浏览器会首先检查本地缓存,看是否已经解析过该域名,如果未找到,则向本地DNS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
2、递归查询:本地DNS服务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会首先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缓存中没有相应记录,它会代表客户端向其他DNS服务器进行完全解析(直到获得最终的IP地址)的查询过程,这个过程中,本地DNS服务器可能会代替客户端向其他DNS服务器进行查询,直到得到答案,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种查询方式称为递归查询。
3、迭代查询:与递归查询不同,迭代查询是指DNS服务器为客户机完全解析域名(直到获得最终的IP地址)的过程,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无法回答某个查询,它会代表客户端向其他DNS服务器进行查询,直到得到答案,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在这个过程中,DNS服务器并不直接回答客户端的查询,而是指引客户端向其他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DNS服务器进行查询。
DNS的组成
1、域名空间(domain name space):定义了所有可能的名字的集合,域名系统的名字空间是层次结构的,类似Windows的文件名,它可看作是一个树状结构,域名系统不区分树内节点和叶子节点,而统称为节点,所有节点的标记只能由3类字符组成:26个英文字母(a~z)、10个阿拉伯数字(0~9)和英文连词号(),并且标记的长度不得超过22个字符,一个节点的域名是由从该节点到根的所有节点的标记连接组成的,中间以点分隔。
2、域名服务器(name server):存储有关域名空间部分信息的程序,它负责接收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并返回相应的IP地址,域名服务器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主DNS服务器、辅助(从)DNS服务器和缓存DNS服务器。
3、解析器(resolver):负责向DNS服务器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解析器通常是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负责处理用户的域名解析请求。
DNS报文结构
DNS报文结构分两部分:DNS查询报文和DNS应答报文。
1、DNS查询报文:用于向DNS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它包括标识字段、标志字段、查询记录数、问题部分等。
2、DNS应答报文:用于响应DNS查询请求,它包括标识字段、标志字段、回答记录数、权威回答记录数、附加信息记录数以及问题部分、回答部分、权威部分和附加部分等。
相关问题解答
1、为什么需要DNS?
简化记忆:IP地址是一串数字,难以记忆,而域名则是具有意义的字符组合,更易于人们理解和记忆,通过DNS,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域名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而无需记住复杂的IP地址。
分布式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规模日益庞大,DNS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分散存储在多个DNS服务器上,这样即使某个DNS服务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负载均衡:通过DNS轮询等功能,可以将用户请求均匀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这有助于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和可靠性。
2、如何设置DNS?
手动设置: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或路由器中手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通常可以选择使用公共DNS服务器(如Google Public DNS、OpenDNS等)或运营商提供的DNS服务器。
自动获取:大多数操作系统和路由器都支持自动获取DNS服务器地址的功能,用户只需开启该功能即可自动获取并使用合适的DNS服务器地址。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5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