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及原理
定义:DNS即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糖测定法是利用碱性条件下,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该产物在煮沸条件下显棕红色,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还原糖含量成比例关系的原理,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例如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2、DNS试剂的制备
甲液:溶解6.9克苯酚于15.2毫升10%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稀释至69毫升,在此溶液中加入6.9克亚硫酸氢钠。
乙液:称取255克酒石酸钾钠,加到300毫升10%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入880毫升1%的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
丙液:取乙液定容至1000毫升。
DNS试剂:取5.31毫升甲液与44.69毫升丙液混合即得DNS试剂(随配随用)。
3、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先制作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如0μg/ml、200μg/ml、400μg/ml、600μg/ml、800μg/ml、1000μg/ml等,然后分别取这些标准溶液各1毫升,加入1毫升DNS试剂,沸水浴加热5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加水定容至25毫升,充分混匀,以0μg/ml管为空白对照,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最后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的测定
将待测样品溶液适当稀释后,取1毫升样品溶液加入1毫升DNS试剂,按照绘制标准曲线时的方法进行沸水浴加热、冷却、定容等操作,然后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5、应用领域
DNS还原糖测定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含量,如水果、蔬菜、饮料等中的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的含量测定,在发酵工业中,也可用于监测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变化,从而控制发酵过程,还可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
6、优缺点
优点:灵敏度较高,操作相对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成本较低,该方法对多种还原糖都有响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缺点:选择性不够高,会受样品中其他非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反应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如温度、时间等需要精确控制,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而且DNS试剂需要现配现用,不太稳定。
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题:DNS还原糖测定法中,如果样品颜色较深,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回答:如果样品颜色较深,会干扰吸光度值的测定,使测定结果偏高,可以采用活性炭脱色等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部分色素,减少颜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也可以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来校正背景颜色的影响。
2、问题:DNS还原糖测定法与其他还原糖测定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回答:优势在于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足之处在于选择性不够高,易受非还原性物质干扰,反应条件要求严格,DNS试剂不稳定等,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准确性,但仪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而斐林试剂法虽然操作也较简便,但在灵敏度和稳定性方面可能不如DNS法。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7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