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添加DNS服务器地址(如8.8.8.8),保存后重启网络服务生效
ProLiant DL388服务器DNS配置详解
DNS基础概念与重要性
1 什么是DNS?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是互联网的电话簿,负责将人类可读的域名(如www.example.com)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如192.168.1.1),服务器通过DNS实现:
- 访问网站时自动解析IP
- 邮件服务MX记录解析
- 内部网络设备名称解析
2 DNS配置的核心作用
功能类型 | 说明 |
---|---|
正向解析 | 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如mail.example.com → 192.168.1.100) |
反向解析 | 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如192.168.1.100 → mail.example.com) |
负载均衡 | 通过多A记录实现流量分发 |
故障转移 | 配置备用DNS服务器提升可靠性 |
配置前准备
1 网络环境确认
- 获取可用DNS服务器地址(如运营商DNS、企业内部DNS)
- 确认服务器网络连通性(ping 8.8.8.8测试基础网络)
- 检查当前DNS配置(ipconfig /all 查看现有设置)
2 权限要求
操作系统 | 权限要求 |
---|---|
Windows Server | 域管理员或本地管理员 |
Linux | root权限或sudo权限 |
iLO管理 | Administrator账户 |
Windows系统DNS配置
1 图形界面配置法
- 进入控制面板 → 网络和共享中心 → 更改适配器设置
- 右键点击”以太网” → 属性 → 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
- 在”首选DNS服务器”填入主DNS(如114.114.114.114)
- “备用DNS服务器”填入次DNS(如8.8.4.4)
- 确定保存后重启网络连接
2 命令行配置法
# 查看当前DNS配置 ipconfig /all | findstr /C:"DNS" # 修改DNS服务器 netsh interface ip set dns name="以太网" static 114.114.114.114 netsh interface ip add dns name="以太网" 8.8.4.4 index=2 # 重置DNS缓存 ipconfig /flushdns
Linux系统DNS配置
1 主流发行版配置路径
发行版 | 配置文件位置 | 生效命令 |
---|---|---|
CentOS/RHEL | /etc/resolv.conf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Ubuntu/Debian | /etc/resolv.conf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
ESXi | /etc/resolv.conf | reboot or esxcli network reload |
2 配置示例
编辑/etc/resolv.conf
文件,添加: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nameserver 8.8.4.4 search example.com
注意:部分系统可能被NetworkManager覆盖,需同时配置/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
:
[main] dns=default
iLO管理界面配置
1 访问iLO Web界面
- 输入服务器管理IP(默认https://
- 登录管理员账户
- 导航至”Network” → “Ethernet”
2 配置流程
步骤 | 操作说明 |
---|---|
1 | 选择管理口(如eth0) |
2 | 点击”Edit”进入网络设置 |
3 | 在”DNS Servers”栏输入地址 |
4 | 保存并重启iLO服务 |
验证与排错
1 验证方法
# Windows命令行 nslookup www.baidu.com ping www.baidu.com # Linux命令行 dig www.baidu.com +short host www.baidu.com
2 常见问题排查
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无法解析域名 | DNS服务器地址错误 | 核对配置的DNS地址 |
解析速度慢 | DNS服务器响应延迟 | 更换公共DNS(如114.114) |
间歇性解析失败 | 网络不稳定 | 检查物理链路/交换机端口 |
高级配置技巧
1 本地Hosts文件应用
在Windows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或Linux的/etc/hosts
中添加:
168.1.100 intranet.example.com
2 DNS缓存优化
- Windows:修改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DnscacheParameters
,调整MaxCacheEntrySizeLimit
- Linux:修改
/etc/sysctl.conf
添加vm.min_free_kbytes=65536
提升缓存命中率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何测试新配置的DNS是否生效?
A1:
- 使用
ipconfig /flushdns
(Windows)或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Linux)清空DNS缓存 - 执行
nslookup domain.com
(Windows)或dig domain.com
(Linux) - 检查返回的IP地址是否与预期一致
- 尝试ping域名验证连通性
Q2:服务器同时连接内外网时如何区分DNS解析?
A2:
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 方法 | 实施要点 |
|||
| 路由表策略 | 设置不同网络接口的默认路由,配合DNS服务器优先级实现差异化解析 |
| splitdns配置 | 在Linux配置/etc/resolv.conf
时指定不同接口使用不同DNS服务器 |
| 防火墙策略 | 通过出站规则控制特定域名请求走向指定的DNS服务器 |
| 容器化隔离 | 使用Docker/KVM等虚拟化技术创建独立网络命名空间 |
建议优先采用路由表+DNS优先级组合方案,既保持系统简洁又能有效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9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