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法测总糖含量

S法可测总糖,基于还原糖与试剂反应显色,通过比色定量总

使用DNS法测定总糖含量的详细内容:

原理

DNS法全称3,%ignore_a_3%杨酸法,其原理是基于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由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含量与溶液的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比色法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的含糖量。

试剂与器材

试剂或器材名称 详细信息
葡萄糖标准溶液 1mg/ml,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1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
DNS试剂 称取6.3g 3,5二硝基水杨酸并量取262ml 2mol/L NaOH加到酒石酸钾钠的热溶液中(182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ml水中),再加5g结晶酚和5g亚硫酸氢钠溶于其中,搅拌溶解,冷却后定容到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碘碘化钾溶液 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 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1%酚酞指示剂
6mol/L HCl溶液
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量吸光度
天平 精确称量样品和试剂
水浴锅 提供恒温水浴环境
电炉 用于加热
试管若干 进行反应和测量

操作步骤

(一)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取8支15mm×180mm试管,按表1加入不同体积的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DNS法测总糖含量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试剂添加表
|管号|葡萄糖标准液(ml)|蒸馏水(ml)|葡萄糖含量(mg)|
|||||
|0|0|1.0|0|
|1|0.2|0.8|0.2|
|2|0.4|0.6|0.4|
|3|0.6|0.4|0.6|
|4|0.8|0.2|0.8|
|5|1.0|0|1.0|

  1. 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在沸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到室温,再向每管加入10ml蒸馏水,摇匀。
  2. 在λ = 540nm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1. 准确称取0.5g小麦(淀)粉,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蒸馏水(约2ml)调成糊状,然后加入40ml蒸馏水,混匀。
  2. 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
  3. 过滤,将滤液全部收集在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三)样品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1. 准确称取0.5g小麦(淀)粉,放在锥形瓶中,加入6mol/L HCl10ml,蒸馏水15ml,在沸水浴中加热。
  2. 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 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
  3. 水解毕,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N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容到100ml,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四)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按表2进行操作。

表2 样品含糖量测定试剂添加表
|试剂空白/样品溶液|还原糖/总糖|蒸馏水(ml)|DNS试剂(ml)|
|||||
|试剂空白| |1.0|1.5|
|样品溶液|还原糖| |1.5|
||总糖| |1.5|

DNS法测总糖含量

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在沸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到室温,再向每管加入10ml蒸馏水,摇匀,在λ = 54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

结果处理

按下式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百分含量:
[含糖量(%)=frac{Ctimes V}{mtimes 1000}times 100%]
式中:(C)──还原糖或总糖提取液的浓度,(mg/ml);(V)──还原糖或总糖提取液的总体积,(ml);(m)──样品重量,(g);(1000)──(mg)换算成(g)的系数。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 DNS试剂应现用现配,或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防止变质。
  3. 在测定吸光度时,要确保比色皿的清洁和透光性,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DNS法测定总糖含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水解处理?
解答:因为样品中的总糖包括非还原糖,而DNS试剂只能与还原糖发生显色反应,通过水解处理,可以将非还原糖转化为还原糖,从而能够使用DNS法测定总糖含量。

DNS法测总糖含量

问题2:如果DNS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可能是什么原因?
解答: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样品中含有其他干扰物质,这些物质也可能与DNS试剂发生反应,导致吸光度偏高,从而使计算结果偏高;二是在操作过程中,如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等,可能会引起糖类的分解或其他副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225891.html

Like (0)
小编小编
Previous 2025年7月11日 06:25
Next 2025年7月11日 06: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